MEDIA COVERAGE
媒体报道
逐梦不停的理想主义者,永远正年轻! 2022/05/04
2022年,我们经历了太多不易与不安,我们也在困境中看到了许多平凡人的不凡。新冠疫情是危机,但也与机遇、挑战共存。而化危机为机遇的智慧和经验正是在一次次时代的困境和危机中反复总结、提炼、传承, 让我们更积极、主动的面对未知的艰难险阻。
在五四青年节之际,我们发起了一场不同时代青年人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6位九零后建筑师真诚发问,2位前辈建筑师倾力回答,为青年建筑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困境危机应对、设计力提升等问题答疑解惑。
卢晓刚 三益中国设计总裁
记得那是我读大二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我们学校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的联合教学。当时几个德国教授带着我们做幼儿园设计,在设计讨论时,其中一位教授对我说,“人是群居动物,人们在一起就会有活动发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活动发生的场所”。在这之前我一直沉迷于建筑的造型,通过这次设计,我发现关注场所的营造才是建筑设计的内核、造型和功能都是表面的东西,有趣的场所会带来有趣的事情发生的可能。
詹晟 三益中国副院长
本科时天大扎实严谨的学院派教育,让我学会用敬畏之心去对待画的每一笔图,让我建立起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逻辑思考力。在同济读研期间接受了更多国际化视野的学科教育,尤其是去包豪斯的学术交流经历,让我有机会深度探访德国的当代优秀建筑,这些设计的秩序、理性、简约和精致深深打动了我,连同我坚守的严谨的设计逻辑思考一起慢慢形成我对建筑的理解。
卢晓刚:2011年,我前同事先来到三益,他和我说三益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设计公司,公司里都是有活力的年轻人,在这里你可以自己组建团队。于是我便来到三益和高栋院长见了一面,在短暂的交流中,我发现我和高院长的理念十分契合,便决定来到三益组建团队。
詹晟:我是2005年认识并走进三益的。2005年初,我即将从同济研究生毕业,在此之前我有过四年国有大院的工作经历,所以希望毕业后能够选择民营的设计公司一展拳脚。当时是高栋院长面试的我。在面试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高院长的激情,公司的活力和给予我的发展空间,当然还有办公室的好地段(当年在K11楼上,现在在愚园路),于是欣然决定加入三益。
卢晓刚:谈到因建筑师而荣耀的时刻,我感觉并不是各种设计获奖的时刻,而是经过或站在你参与过的设计作品旁,看见人们享受着我们设计的场所的时刻。
詹晟:对建筑师来说最荣耀的时刻无疑是站在自己设计主持建成的建筑面前,而最近一次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佘山园区建成的时候,当看到建筑的天际线与天马山山体融为一体,完美实现了设计之初的理念时,是无比激动和荣耀的。当然,日常工作中也有不少荣耀时刻,就是当自己和团队一起努力攻坚、抽丝剥茧,完美解决项目问题时甲方的赞许和项目的顺利推动。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佘山院区
卢晓刚:
一、做阶段性工作计划,让业主了解你的工作计划,计划越详细越好,计划里要安排业主需要完成的工作,引导业主和我们一起完成计划。
二、注重沟通手段,多用高效的手段与业主沟通,如草图、简模等。
三、提高开会效率,会前梳理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点,开会要围绕重点,不要在琐碎的小问题上花时间。
詹晟:
一、 一定要有工作安排的全局观。再紧张的项目都会有一个由浅至深的过程,通过与团队和甲方的密切沟通分清各阶段工作的重心和主次,把所有的工作进行细分,不同阶段专注于不同的重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便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当下的重点工作中。
二、 一定要搞清楚甲方的深层次意图,而不是疲于奔命的指哪打哪。这个行业最忌讳的就是被甲方牵着鼻子走。只有搞清楚甲方真正的诉求,才能够直击要害,通过专业的能力高效解决问题。
三、 一定要充分吃透整个项目,并且和团队成员充分沟通。这样,在时间紧且修改频繁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大家高效的协同推进,避免无用功。
一、自省:审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判断缺点是否影响自己的职业道路,如果是就要想方设法去改变。如果不一定,就不要把精力放在这里。判断自己的优点还有进步空间吗?如果有,就要不遗余力地去提升它。
二、尝试改变:所谓瓶颈期就是你在你的舒适区呆久了缺乏新的动力,你很熟悉你之前一段时间的工作也做得还行,如果自己不思变,你是无法突破瓶颈的,自己要主动挑战之前没有承担过的工作。
三、学习请教:走出舒适区后一定不能自己胡乱摸索,寻求帮助永远是进步的捷径。
詹晟:能够感到自己到了瓶颈期是好事情,说明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无力。这时候要客观的剖析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优劣势,通过与优秀同事和优秀项目的对标去寻求突破的方向。然后,多看多学,通过新知识的积累去逐步更新固有的设计思考。这些年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好的设计作品层出不穷,必须抱有一颗时刻求新知求上进的心,才会突破瓶颈。
詹晟:首先要充分接受工作中的反复,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对于设计都有一个不断求证和思考的过程,必然会产生反复,但大部分项目回头看这些反复,都是一个螺旋上升的优化过程,所以先要摆正心态。如何减少工作的反复:一方面是主动的进行多方案比选去穷尽设计探求最优答案。一方面是与甲方充分的沟通,让双方充分读懂彼此的意图,再推进设计。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多年轻建筑师画完图就发出去,没有注释、没有沟通,甲方无法读懂其中的设计思考,会连带出较多错误的指令导致工作的反复。
詹晟:从业二十余年,艰难时刻不少,但是危机也是机遇。最重要的是坚守信念,努力修炼自己和团队,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卢晓刚:国家经济的起伏才是建筑市场的决定因素,由于经济发展放缓,一切房产开发都会萎缩,建筑设计市场的竞争会更为激烈,市场会更倾向设计专业领域化细分。
詹晟:前些年地产类项目高歌猛进的状态反而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我认为现在和未来的建筑设计环境才是真正回归理性和本源的状态。市场会更注重设计品质,设计创新和设计专业化。
卢晓刚:生态、健康应该是未来建筑的主题。
詹晟:通过这次上海封闭居家的感受,后疫情时代,人们会更注重社区的品质和社区综合服务配套。因此,社区更新、社区服务综合体预计会是新的方向。同时,住宅功能的优化和复合化研究也是预期中要思考的话题。
卢晓刚:设计行业会滞后整个地产行业的反应,我们现在是在完成之前的项目,只有国家经济复苏,建筑行业才会复苏。
詹晟:大背景下,所有的行业都不好过。房地产依然是支柱产业,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建筑师要生存就必须苦练内功,强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卢晓刚:未来社会一定会更加依靠有能力的建筑师,但建筑师的群体不会很大。建筑师是未来生活方式的创造和引领者之一。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和需求是不断提高的,建筑师有责任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创造更美好的场所。
詹晟:依然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角色。
詹晟:经过了过去几年地产以高周转为主的设计状态后,整个建筑业趋于理性,更注重设计品质、设计创新和专业化,更尊重建筑学的设计思考。如果说过去几年是拼体力,那么下一个五年是真正拼设计硬实力的时候。
詹晟:目前在负责一个青浦的总部办公园区项目,整个设计团队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努力,项目在青浦区的核心位置,同时又是一家极具潜力的数字科技公司的总部,是一个承载我美好期待的项目。
上海青浦云砺数字科技产业园
建筑师这个职业自古就有,未来也不会消亡,无需过度神化,也不要过于丧气。如果你还热爱这个行业,那就去热烈拥抱。对青年建筑师我有三点粗浅的建议:
(1) 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不要因为繁重的设计工作就停止思考,要敬畏画的每一笔图,用做竞赛拿第一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的日常工作。
(2)要锻炼对建筑的综合思考力。很多年轻建筑师都习惯给自己贴上擅长立面、擅长平面的标签。只有从规划到单体,从功能到形式,从细部到材料统筹进行综合的设计思考,才会迅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建筑师。
(3)要锻炼逻辑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清晰的逻辑和高效的沟通,能够让甲方更加清晰的知晓设计的想法,能够推动甲乙方对设计达成更良性的共识,从而使项目推进事半功倍。
热爱和信念阻止不了每一个想要前进的步伐,
愿你依然充满激情的奋战在这个行业,
坚持做一名有志的建筑设计师,
坚持做一个逐梦不停的理想主义者!